慢火煎,细心酿,“三宝”好滋味

曾有人调侃,一条鲮鱼在顺德均安可以有100种做法,打鲮鱼胶便是其中一种。为了让食客省去挑鱼刺的麻烦,顺德师傅将鱼肉切片后搅成肉碎,加盐后反复摔打至起胶,制成鲮鱼胶。鲮鱼胶酿入辣椒、苦瓜、茄子用慢火煎香,成为顺德最家常的味道——煎酿三宝。从顺德来到广州,煎酿三宝既是酒楼大厨精心烹制的佳肴,也是街市里的寻常小食。

如今,煎酿三宝不再局限于青椒、苦瓜和茄子,图为煎酿青椒、莲藕和鲮鱼饼组成的煎酿三宝。

顺德家常味,不止有“三宝”

要想做好煎酿三宝这道家常菜,其实并不容易。

鲮鱼胶要保持鲜味而不失爽口,不仅要保证食材新鲜,鲮鱼的大小也有讲究。“两三斤重的大鲮鱼只适合煲汤,打鲮鱼胶要选三四两重的小鲮鱼。”在广州番禺一家酒楼担任主厨的张见有师傅入行已经34年,他强调,打鲮鱼胶时不仅要用盐,还要加冰水。“人的手是有温度的,体温过高,鱼肉会松散,这样的鲮鱼胶煮熟后会失去弹牙的口感。打鲮鱼胶时加点冰水,这样煮熟后鱼肉才会爽口、弹牙。”

在制作煎酿三宝时,辣椒的长度、莲藕的大小、鱼胶的重量都有讲究。考虑到现在的人不喜欢吃太多肉,酒楼以尖椒代替圆椒制作煎酿。“选取8厘米长的尖椒酿肉,一来菜品更精致,二来也更健康。”张师傅介绍说。

厨师一手将鲮鱼滑挤成球状。

猪肉滑酿尖椒。

为了丰富食客的味蕾体验,煎酿三宝不再以传统的苦瓜、辣椒和茄子酿鲮鱼胶,而是做成猪肉滑酿辣椒、鲮鱼胶煎鱼饼、墨鱼滑夹藕片3种口味。

墨鱼饼里藏着藕片,清甜又爽口。

如何提升顺德菜的质感,带领顺德味道走出广东,是酒楼老板王先生2005年创立这家顺德菜馆的初衷。聊起自己对美食的美好记忆,王先生想起小时候外婆做菜给他吃的场景。

“外婆做的虽然不是大鱼大肉,但即便只是家常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讲究,肉饼里的头菜、鱿鱼都会处理得很仔细。”受外婆的影响,王先生表示,虽然自己不会做菜,但灵敏的舌头告诉他,好的食物该达到怎样的标准。“煎酿和煎焗都是顺德菜很传统的烹饪技法。譬如煎鱼饼,外表必须是金黄的,但内里仍要保持雪白,所以煎的时候油不能多,更不能用猛火。”

好吃的煎酿三宝,要用慢火煎透鱼肉表面,外表金黄,咬开后里面依旧能渗出汁水;用简单的盐、糖、酱油就足以吊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无需过度调味,就能让食物的鲜味发挥出来,这才是最吸引客人的。”王先生笑说。

街市里的夫妻小店,用心手作鱼鲜味

接近中午时分,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堑口市场里人来人往,菜档小贩的吆喝声、叔伯阿姨的问价声、孩童的笑闹声夹杂其中,烟火味十足。

从巷口往里走约百米,“正宗顺德均安鲮鱼滑档”的橙底黄字招牌不算亮眼,但走过路过的人都会被厨房油锅里传来的香气所吸引。档口前的玻璃柜里,辣椒、莲藕、香菇、茄瓜、苦瓜、芋头、土豆、豆卜,8种食材做成的“煎酿三宝”让人再也挪不动脚步。

在档口前热情招呼顾客的是老板娘容姐。忙着招呼客人的同时,她不忘探头查看厨房油锅里的酿辣椒和煎鱼饼是否够时间出锅;而在炉头旁忙着搅拌鲮鱼滑、打鲮鱼胶、煎鲮鱼饼的,则是老板寿哥。常来堑口菜市场买菜的街坊都知道,容姐和寿哥在这里卖鲮鱼滑已经好多年了。“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将近8年了。”容姐笑说。

从早上7点左右开档,到傍晚6点多收铺,容姐和寿哥只有中午一两点时才能稍作休息。其余时间,小小的炉头几乎没停过火。虽说只是小本经营,但寿哥和容姐坚持一定要用新鲜的鲮鱼。门前摆着的一箩筐鲮鱼骨,便是最好的见证。

店里售卖的煎酿品种很多,有辣椒、莲藕、香菇、茄瓜、苦瓜、芋头、土豆、豆卜等多种食材。

“我们买过好几次了,这里的鲮鱼滑很鲜甜,鲮鱼饼和鸳鸯马蹄鲮鱼角都好吃。这次买了点酿苦瓜、酿辣椒和酿冬菇,老人小孩都可以吃。”一名正在买菜的市民说。

“秋风起时,鲮鱼最靓,天热时鲮鱼肉会有点泥味,选鱼一定要自己去。”凌晨两三点钟,寿哥和容姐已开始为早市开档做准备。“鲮鱼多细刺,虽然供货商已经帮忙片好鱼肉,但鱼肉搅碎前我们还要再用手挑拣一遍,将细鱼刺挑出来。”

在不同口味的煎酿三宝里,酿尖椒最受食客欢迎。寿哥说,每天光是处理20斤尖椒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每一根辣椒都要洗、切、酿,都是功夫活。”为了满足年长街坊的需求,容姐特意交代寿哥把苦瓜切得薄一点,“街坊买煎酿苦瓜回家加工,焖一焖就很软了,加点蚝油就足够入味。”

店门口放着打完鱼滑剩下的鲮鱼骨,街坊们喜欢买鲮鱼骨煲汤。

门前那些鲮鱼骨如何处置?寿哥笑着说:“有些老人会特意买回家煲汤。鲮鱼骨煲粉葛,汤味鲜甜,而且鲮鱼骨的价格便宜。”广州人,果然知悭识俭又识食(注:会吃又会省钱)!

文/信息时报记者 周乐乐

图/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