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梦想似乎一直都很单一,那就是进入世界杯。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除了2002年那次历史性的晋级外,中国足球再也没有站上世界杯的舞台。近些年,国足似乎和世界杯越来越远,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时候,中国足球才能重返世界杯?
最近,知名足球解说员、青训专家、中国足球小将发起人董路发表了一个激进的观点。他表示,如果给他20亿元,他早就能带领国足进军世界杯了。董路的话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随着最近佛得角这一小国成功晋级世界杯的消息传出,这个国家的世界杯资格给中国足球带来了强烈的刺激。
佛得角面积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人口不到50万,甚至还没有我们某些大型小区的人口多。这样一个人口少、面积小的国家竟然能够历史性地进入世界杯,这对中国足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要知道,中国足球作为国家投入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已经24年没有再踏上世界杯的赛场。在今年的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提前出局,甚至在与日本的比赛中以0:7的惨败创下耻辱纪录。
对于佛得角的成功,董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足球不需要那么多人去踢球,而是应该走精英化道路。毕竟,佛得角的足球人口也并不庞大,但他们却凭借高效的训练体系和选材机制打破了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局限,成功进军世界杯。
那么,为什么中国足球投入了这么多钱,却依然没有明显的成效呢?董路直言不讳地表示,问题出在钱没花对地方。他举例说,校园足球项目的投入已经高达200亿,但如果把这笔钱花得更精准一点,给他20亿,他就能把国足带进世界杯。他认为,足球的根本问题不是孩子少踢球,而是没有专注于培养精英球员。中国的足球水平长期没有提升,反而已经滑落到亚洲三四流水平,根源就在于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
那么,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里呢?董路认为,大家普遍认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要靠中超联赛,但实际上,国足的希望并不在中超,而是在“留洋”上。他举了多个例子,指出像佛得角、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些国家,虽然国内联赛水平低,但他们的好球员都在国外联赛打球。董路特别提到了日本队,认为日本队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的年轻球员能得到欧洲联赛的锻炼,而非仅仅依靠国内联赛。
董路自己也在实践这一观点,他发起的“中国足球小将”项目,已经有许多年轻球员成功留洋西班牙,并且不少球员在球队中已经成为主力,甚至是核心球员。这些小球员的成长速度比很多人预期的要快,也为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董路的看法,不少球迷都表示认同,认为中国足球的确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训练和选材模式,打破传统的“重金砸本土”思维,转而关注年轻球员的留洋和国际化发展。希望未来中国足球能真正抓住机遇,走出低谷,迎来重新崛起的一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