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谈疟”色变,中医药让疟疾不再肆“虐”

三、中医药如何治疗疟疾

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亦称为疟气。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

治疗方药

▶ 柴胡截疟饮

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

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腻者,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为热盛于里,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 白虎加桂枝汤

方中以白虎汤清热生津,桂枝疏风散寒。可加青蒿、柴胡以和解祛邪。津伤较甚,口渴引饮者,酌加生地、麦冬、石斛养阴生津。

▶ 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天花粉、牡蛎散结软坚。可加蜀漆或常山祛邪截疟。脘腹痞闷,舌苔白腻者,为寒湿内盛,加草果、厚朴、陈皮理气化湿,温运脾胃。

▶ 青蒿素合清瘴汤

清瘴汤为近代用于瘴疟的验方,具有祛邪除瘴、清热解毒、清胆和胃的作用。方中以青蒿、常山解毒除瘴;黄连、黄芩、知母、柴胡清热解毒;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清胆和胃;滑石、甘草清热利水除烦。

若壮热不寒,加生石膏清热泻火。口渴心烦,舌红少津为热盛津伤,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清热养阴生津。神昏谵语,为热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

▶ 青蒿素合不换金正气散

方中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藿香、半夏、佩兰、荷叶芳香化浊,降逆止呕;槟榔、草果理气除湿;菖蒲豁痰宣窍。神昏谵语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但寒不热,四肢厥冷,脉弱无力,为阳虚气脱,加人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固脱。

四、预防与调摄

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所以自我预防,减少被蚊虫叮咬次数是预防疟疾最重要的手段,日常生活中,记得注意以下几点:

1.夏天夜间外出时尽量穿上长袖长裤。

2.去热带地区旅游时带好驱蚊露等防护用品,流汗时及时擦干。

3.在有空调或有蚊帐的室内休息,空调的低温能减少蚊子的活动。

4.居住环境保持干净,地面积水及时清除,防止蚊子在此繁殖。

特约审稿:赵常安

弥勒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2015年7月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学历,毕业后在弥勒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曾至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修急性中毒与血液净化技术;发表省级及国家级论文10余篇。

擅长:急性中毒、乙肝、急慢性肝炎、肾衰竭、焦虑抑郁症、糖尿病、脓毒血症、发热等。

扫码咨询

栏目名称:《文化中国-中医关怀·同心惠侨》

实施主体: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云南海外联谊会

责任编辑:马春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